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设计理念论文范文

设计理念论文范文

设计理念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1篇

由于所需木料极多,几乎耗尽了当时优质的楠木资源。至明嘉靖朝重建时,甚至已经难以找到合乎标准的巨粗楠木,不得不采用“中心一根,外辏八瓣共成一柱”的做法或者由杉木而代之。再说玉,这也是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中国历来有玩玉的传统。皇家爱玉,自然得保障玉石的供应。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五年之后,新疆回部每年向朝廷进贡和田玉多达4000斤。自乾隆二十五年到嘉庆十七年共53年间,新疆进贡的和田玉多达20万斤[2]113。和田玉是玉中极品,早在史前,它就成为原始部落、部族首领的喜爱之物,进入文明社会后,它也一直是贡品,这种传统一直到清帝逊位,民国成立,才结束了和田玉长达4000年的作为帝王玉的历史[2]117。由于统治者的极度消费,和田玉现在已经相当稀缺了。从以上例子看出,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物质财富并不富裕的农牧文明时代,权贵阶层缔造奢华的工艺设计理念与实践对自然资源的耗损也是不容小觑的。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工艺设计被捆绑到与提升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时代潮流中。工业设计对创造社会财富的巨大推动力日益显现,也被看重。工业文明时代的工艺设计理念的突出特点是:“创造财富,刺激消费”。这种设计理念的现实表现有二:一是功能至上、化繁为简,目的是便于机械化生产、利于大批量制造和利润最大化;二是产品形制单一,仅仅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的微调制造出海量的所谓“新款式”,以一种简单的重复来促进生产、满足需求。

当工艺设计被裹挟到了“创造财富、刺激消费”的时代洪流,以攫取利润为最高目标时,它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耗损是巨大的。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对优质自然资源的耗费上,那么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耗损是全方位的,也更令人触目惊心。工业文明时代的三次重大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资源带来极大的伤害。第一次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森林和煤炭成为最先遭受破坏的自然资源。伦敦“雾都”的称号即是来源于当时大量煤烟的排放;在德国,德累斯顿附近的穆格利兹河,因为玻璃制造厂所排放污水的污染而变成“红河”,哈茨地区的另一条河流则因为铅氧化物的污染毒死了所有鱼类,甚至饮用过河水的陆地动物也没能幸免[3];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内燃机、电力和化学工业为代表。内燃机的发明使得人类的活动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从以往的陆地、海洋,扩展到天空与深海,而化学工业更是颠覆了以往人造物“来于尘土,归于尘土”的状态,大量不可降解的材料被发明和广泛使用。随着海、陆、空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大量发电站、化工厂的建成,以往仅限于特定区域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人类因为工业化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而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如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由于气候反常使得工厂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硫无法消散,造成大批家畜死亡,数千人中毒,60余人丧命。而发生在1943—1955年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则更甚,三次不同程度的光化学烟雾污染造成近千名65岁以上老人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催生出核工业、计算机产业、宇航工业和生物技术产业。然而科技是把双刃剑,人类第一次具有了瞬间毁灭自身和地球上一切物种的能力。而此时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扩展到了太空和“隐形”的基因领域。人们无法忘记,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爆炸事故,这一灾难性事故发生之后的15年间,有9.3万人死于核污染,27万人致癌或遭受各种辐射疾病的折磨,原子炉熔毁而形成的辐射尘埃几乎席卷整个欧洲,期间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禁止人们食用部分农作物和农产品,间接受到辐射损害的人达数千万。时至今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30公里以内仍然是绝对禁区,在这里,建筑物依然屹立,然而偌大的城市空无一人,一片死寂。

此后发生在2011年3月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则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工业文明时代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促使人类不得不重审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观念登场,这就是生态观念。一种新的文明模式即“生态文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并付诸践履。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而发展的新的人类社会文明形态,以生态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表现形式,引导人类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4]。生态文明重塑着人们的生活理念:一是环保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二是低碳生活,由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与“碳排放”息息相关,衣物的原料与工艺、食材的获取与烹饪、居室的温度与照明、出行的时间与距离,其背后都关系着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量,因此低碳生活势在必行,并在全球受到了日益宣传、倡导;三是发展可持续,为生态的恢复与再生提供了时间,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们的产品工艺设计理念也随之悄然发生转变,产生了以“谋共生、可持续”的绿色设计理念。最早对产品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展开研究,并发表论著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他在20世纪60年代所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首次提出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上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应该为保护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必须考虑设计对于自然环境资源可承受能力的影响。这些观点极大地触动了人类关于产品、工艺设计的思考,推动了设计观念的发展,他的思想已经被广泛认同并转化成为“绿色设计”的理念进而指导着当今的设计。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Design)正成为近年来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强调产品的生命周期概念,通过资源消耗最小化、选择环境影响小的资源和过程、产品生命周期优化、延长材料使用寿命、便捷拆卸和面向生态效益的系统设计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在可持续设计之后,又出现了低碳设计的概念,以减少人类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为目标。低碳设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重新规划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通过日常生活行为模式的再设计,降低碳消费量;二是通过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或者开发新的、可替代的能源,实现减排。通过上述梳理可以看到,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观念的变化,人类的设计理念在不断地变迁。设计理念从“缔造奢华”“创造财富、刺激消费”过渡到“谋共生、可持续”,这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每一种设计理念所牵动的自然环境风险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缔造奢华”的设计理念只是对优质自然资源的局限消耗上,那么工业文明时代“创造财富,刺激消费”的设计理念则发展为了对自然资源的全面入侵,它所引发的自然环境风险前所未有。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面对日趋紧迫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开始重新省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日趋成为人类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谋共生,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成为时代的大势。这实质上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复归。尽管在当下,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产品工业设计领域的奢侈尊贵、物质至上、铺张浪费气息仍然存在,但历史发展的轨迹已经清晰表明,沉溺于物质而不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将是无法延续的。我们坚信,“谋共生、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将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性选择。

作者:邓俊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2篇

中秋节作为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人们将月饼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商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设计出了大量华而不实的月饼包装[2]。1)过度的月饼包装设计。初期的月饼包装设计只为起到保护和便于携带的作用,然而如今出现了繁琐包装。在包装材料的选用上,过度现象普遍存在,奢华的包装设计比比皆是,包装成本大大超出了月饼本身的价值[3]。2)混搭的月饼包装设计。“混搭”常用于人们在衣服搭配时,选择不同风格的样式组合在一起。而月饼包装中也出现了大量混搭的月饼包装设计,即买月饼时赠送其他的产品[4]。

2低碳包装设计概述

“低碳生活”频繁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信号表明低碳时代已经到来。

2.1低碳包装设计的概念

所谓的低碳包装设计,就是指在包装设计的初期,考虑好如何降低所设计产品在生产、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物质及能源的消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人体和自然环境的危害[5]。

2.2低碳包装设计的材料

包装材料在包装设计中起着美化产品、保护产品、方便存储和运输等作用。常见的包装材料有纸质、玻璃、塑料、金属、木质以及陶瓷等。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在低碳包装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上,除了要符合产品特性外,还应选择最低碳、最适合的材料[6]。1)纸质材料。纸质包装材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包装材料,种类繁多,便于回收再利用。纸质材料的包装。目前对于回收再利用废纸的技术相当成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重新将废纸材料进行分解生成不同的二次纸质产品,实现再次利用。这将有效地控制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可食用的材料。这种包装材料是可食用的,比如糖葫芦外面包裹的那层糯米纸,盛装冰淇淋的蛋筒。这种材料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垃圾,便不会造成二次污染。3)自然材料。自然的包装材料是利用原生态的材料,通过挤压、编制、组合等方式制造产品的外包装,当取出产品后,包装还可以存储其他东西,例如买鸡蛋时外包装是用竹子或草编制的提篮,当把鸡蛋取出后,提篮还可以用来盛放其他物品,进行合理利用。4)可降解材料。可降解包装材料,即某一特定时间段内,通过光降解或生物降解等途径,将材料进行降解。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仍然持有塑料材质的基本特征,使用后,随着生命周期的结束,将会被光、土壤或水中的生物所分解,最后回归大自然,不会留下任何有害物质。

2.3低碳包装设计的目标

低碳的包装设计除了要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外,还要符合低碳设计的标准。低碳包装设计要求在包装设计的初期就从低碳方面进行考量,降低所设计的产品在生产、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物质及能源的消耗。包装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在包装材料方面要选择节能、可回收、可再利用生产的材料。整个包装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7]。

2.4低碳包装设计的方法

2.4.1控制成本低碳包装设计要求在包装设计之初,确保体现包装应有的功能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产品可能在生产制造、运输流通的过程中产生的能源的消耗。产品在设计初期就已经确定了包装设计的成本,如不及时考虑这些成本,在产品开始投入制造生产后,就很难再压缩成本,可能会产生二次浪费[8]。

2.4.2绿色化的包装材料所谓绿色化的包装材料,就是指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无毒无害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对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的材料。如瓦楞纸,可食用的糯米纸,可降解的塑料材料以及竹子等自然材料。

2.4.3合理化的包装结构包装结构在满足保护商品的基本属性的同时,也要便于消费者携带和使用。合理化的包装结构能给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带来愉悦的心情,有助于二次购买行为的发生[9]。而包装设计初期就要考虑功能的合理性,包装功能的使用完成后,还能够继续加以利用,这样才能达到低碳环保和重复利用的目的。

2.4.4简化的包装设计简化的包装设计包括视觉上的简化和整体上的简化。低碳包装设计需要对包装视觉上加以简化,即利用最简单的元素,传递最重要的信息,让消费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一目了然地抓住产品的特性。包装整体上的简化主要体现为剔除繁琐的附加包装,利用最简化的包装,体现产品以及包装的各个基本属性。

3低碳设计理念的应用

3.1选用低碳环保材料月饼包装归根结底也只是用来实现盛装月饼的作用,无论选材多么昂贵,在完成盛装功能后,便会被无情的丢弃,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在设计月饼包装时,要选用低碳环保的材料,例如纸质材料、可降解材料、自然材料、可食用材料等,这些材料可回收再利用,降低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有效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3.2简化的月饼包装设计繁琐的层次包装以及不合理的材料选择,大大增加了能源的消耗。简化月饼的包装设计,是低碳包装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准。繁琐的月饼包装设计见图2,它分为4层,第一层是塑料,对单粒月饼起到保护的作用。第二层是金属盒,对月饼的美化作用远远大于保护作用。第三层是木质盒,仍然考虑的是外观上的美化。第四层是纸盒包装袋,便于提拎。第二层和第三层是可有可无的,最终可简化到只有两层的包装设计。简化繁琐的月饼层次包装,便于消费者品尝产品,且节省了资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目前过度包装的现象极其严重,实行简化的月饼包装设计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3简化月饼包装加工工艺越复杂的东西成本就越高,月饼包装也不例外,为了视觉上提升月饼的档次,将简单的包装工艺尽可能地复杂化。除了平印、丝网印刷外,又添加了凹凸印、烫印等表现不同纹理的印刷工艺。这些工艺都需要专门的人去开发和执行,不仅消耗了人力,也消耗了大量的物力,对资源造成了浪费[10]。简化月饼包装盒的工艺,可减少资源消耗,回收时进行加工再利用的成本也会降低,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消费者方面来看,目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越来越理性,不会因为加工工艺的繁简而对产品产生特殊的青睐,简单的工艺反而会让消费者理性地认为所买的是产品,而不是包装。因此,简化月饼包装加工工艺具有可行性。

4结语

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3篇

1.装饰色彩使现代设计更具有精神价值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这一背景下,“情感诉求”越来越为现代设计所注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设计师必须要形成自己的一套特有的风格,以表现自己的设计精神。而设计最直接的视觉外延便是色彩。所以,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生涯中的特定阶段,都会在构思设计形象时,使用一些能体现自己设计精神的特定色彩,并将此作为自己的标准色,标榜自己的设计风格。而这些装饰色彩的运用,使得设计更具有精神价值。

2.装饰色彩使现代设计更具有象征意义色彩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随着人类艺术的发展,被运用到装饰活动中,各种感情特征或者象征意义便被加诸到色彩之上。特定的色彩能够使人们产生特定的联想,设计师进行创作时,若只是做到色彩搭配上的和谐与形和色的吻合,却不理会人们对色彩形成的习惯印象,其作品就不会有象征意义,艺术形象也不会饱满。

二、现代设计理念下装饰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装饰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主题性应用装饰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主题性应用就是主题思想的应用,即为设计作品借助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而突出的中心思想,构成设计的主体和核心。装饰色彩的主题性,是指通过色彩突出被装饰物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装饰色彩千变万化,其包含的信息与蕴含的情感也非常多,用哪些色彩之间的搭配对主题进行表达,完全是由表现对象的特有性质来决定的。主题设计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内容。现代设计有很多各种的主题,使用色彩表达的方法也千变万化,装饰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主题性应用,是现代设计理念下装饰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2.装饰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象征性应用装饰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象征性应用也很广泛。视觉表现为艺术设计最关键的因素所在,而装饰色彩在视觉表现中占据最突出的地位。在现代设计的设计理念要求作品醒目充满个性,最大限度的吸引观众的眼球,通过运用色彩象征引起观众共鸣,可以很好的帮助设计师达到自己的目的。缺乏对装饰色彩的合理运用,设计很容易失去关注大部分的欣赏与认可,无法唤起观众的共鸣,这样的设计也许有完善的技术性和独特的个性,但这种完全脱离一定共性要求的个性即使再独特也是不成功的。既要有一定的共性典型性,又要有独特的个性化色彩,这样的设计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4篇

由于当前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知识产权不能够被有限的保护,对于生态室内设计不能给与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说生态室内设计需要有一个原则可以遵循,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不忽视能源的浪费,做到对大自然应有的人性关怀,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考虑到的出发点。我们所提倡的生态室内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各种设计,它打破了传统、单纯的人性需要的设计目标,同时摒弃了传统的设计理念,所研发的一种新的设计模式。在生态室内设计时,其必须遵循的原则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适度消费原则。在室内设计中,部分设计师把低碳环保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故意强调科技含量,给业主推荐进口的、价格不菲的装饰材料,大大提高了装饰的成本,导致生态室内设计成为了高档的代名词。环保健康的生活环境并不是依靠上档次的材料维持的,设计师们必须明确生态设计理念,尽量采用节能产品,实现以最低成本投入获取最大化室内环境的高质量回报。第二,生态美学原则。生态美学是由生态学和美学相互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基于传统审美基础进行生态室内设计时,尤其是要注重自然的生态美,避免刻意的雕琢。

2生态室内设计理论的构建

(1)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近年来,城市空气、地下水、土壤、森林、海洋湖泊等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了威胁。因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营造一个绿色、安全、清新的生产环境,积极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就是发展“,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在注重经济数量的同时,应提高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视程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协调经济建设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良性、有序的运行与发展。因此,在生态室内设计时,应引入科学发展理念,为设计师们营造一个绿色的设计环境,从而设计出具有人性化、生态化、自然的室内感觉,这必将对我国的环保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树立生态审美意识。若想更好的实现生态化、自然化的行为动态,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树立生态审美意识,从自然与生态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人类的行为,有利于推动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生态审美是在协调好人的生存状态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人类生存环境进行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讨论。生态审美又叫生态美学,是美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也是生态学从美学中抽取的审美因素,同时美学是从生态学中扩展的研究领域,将美学和生态学进行结合,形成了新的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的核心内容是提倡系统整体观点,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现实主义,反对自然扭曲;提倡社会责任,反对环境污染,并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在住宅室内设计时,应尽可能多的发现自然美好的事物,树立生态审美意识,构建生态设计理念,从而室内设计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3)树立人本主义理念。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朴素的人本思想,当时以民本思想的形式出现。因此,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今,社会和国家所提出的生态主义思想,最终的目的为了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生活、生存以及发展的环境。人不是独立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也不可能独立存在于自然之中,没有自然界的给予,人类就丧失了生存的基本条件,这就是我国强调生态、保护的原因。因此,在住宅室内设计过程中,应树立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在满足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再使人类获得安全、健康、幸福的生存及生活状态。

3结束语

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5篇

1.当代居住建筑屋顶形态的主要分类(1)简约的平顶及其衍生形态在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居住建筑的屋顶形态,依旧是以简洁的平顶为主流。特别是当代高层建筑的发展,从结构和工程上,平顶形态更具备优势。不过“方盒”式的平顶缺乏个性与美感,因此人们开始追求其他形式的屋顶。(2)欧陆风格屋顶形态在部分住宅的屋顶形态设计中,常引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山花尖顶、石膏线脚等装饰设计。尤其是山花尖顶,强化了住宅楼的整体轮廓感与立体感,异域复古风情给人以强烈印象,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追求。(3)各类坡顶与其折中形态在欧陆风格屋顶形态设计流行的同时,各类的坡顶形态也开始进入人们的选择视野之中。作为数千年传承的民族建筑特色,叠梁挑檐的传统坡顶衬托出一股优雅与怀旧,近年来颇受住户的青睐。同时,新古典主义的兴起,出现了将传统屋顶形态与现代建筑形态相结合的折中形态。(4)后现代主义屋顶形态不过,当代建筑设计中还存在许多不受固定形态理念约束的,这些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它们没有统一的形态或者定式,很多时候更多的是随心所欲的极致。一开始,其在诸如悉尼歌剧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应用较多,不过近年来已经有着向居住建筑领域拓展的趋势,尤其是在别墅之类的独栋住宅的设计中。

2.当代屋顶形态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当代居住建筑的艺术性与个性化往往集中体现在屋顶形态上,其形态结构也随着不同风格的形态多变的单独或综合应用而越来越多样化。后现代主义的拓展越来越广,而复古、传统、古典也随着人们从现代向怀旧的回归而复兴。多元化是未来屋顶形态的发展趋势,但是简约的平顶形态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依旧是人们经济性的最佳选择。钢筋混凝土的厚重色彩在屋顶形象组成中正逐渐被淡雅的浅色取代,随之共同发生变化的,是居住建筑整体的外立面的色彩结构的变化。瓷瓦、高强度复合玻璃、彩钢板作为这些色彩的凭托,同时也作为屋顶力学构件,被应用得越来越多。

二、当代居住建筑屋顶建构手法

1.当代居住建筑屋顶的主流建构手法(1)屋盖的建构手法屋盖是最重要的功能构件,承受风载、雪载、防水、承压。主要从力学结构实现的角度去进行建构:以平顶而论,主体的形态完全依靠基础工程实现,只有边缘线条能够进行一定的变形处理;坡顶的话,屋盖是其形态主体,正脊与垂脊是整个屋面的龙骨,所有的支撑结构也围绕主脊的建构展开;穹顶与拱顶具备较好的力学结构,能够适应多种支撑平面;尖顶作为当代高层建筑中十分常见的形式,体块不断递进收缩,需要在高度与体量上进行精密的计算控制。(2)檐部的建构当代居住建筑屋顶的檐部建构,需要从形状、连接与支撑上下功夫。檐部作为屋顶与墙柱等支撑结构的连接部位,本身是一个承重部位,同时又是屋顶形态的重要表达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承重部位的加固与形状及镂空等艺术结构的权衡。(3)女儿墙及附属构件对于平顶而言,女儿墙是其形态展现的绝大部分依托,而在当代平顶居住建筑中,对女儿墙的建构也十分自由,有些甚至将女儿墙的形态构建成如同檐部一般,而事实上女儿墙对于平顶形态,确实起到檐部一样的补充作用。另外框架、功能构件等也是屋顶形态的重要组成。(4)屋面的材质与色彩的处理除了几何造型之外,屋面的色彩与质感的处理对于屋顶形态建构也非常重要。而这两点基本上是依靠屋面材质的选用与工艺来实现的。木材、砖、石材、混凝土、金属、玻璃等,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质感特性,而色彩的建构也可以有两种方式:材质的本色与外加的色彩。

2.针对屋顶建构中主要问题的对策在住宅楼工程中,多数的施工企业常年习惯了平顶或者简单坡顶的低廉造价,在屋顶建构施工方面的成本预算一般较低。但是为了实现一些特型的尖顶、拱顶、飞檐,却需要相当复杂的工艺,实际耗费的成本往往超出预算。面对这种现象,施工企业要么说服设计方与业主放弃复杂的屋顶造型,要么只能用成本低一些的工艺,要么降低屋顶外其他结构的施工成本。针对这样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拟态建构。所谓拟态建构,就是还是利用混凝土浇筑为主要施工手段,利用拟态的模板,让混凝土屋盖能够形成所需要的特型,利用表面的涂装来达到特色造型的视觉效果。这在很多施工成本有限的特色造型的屋顶施工中被应用。典型的就是,利用特型混凝土来营造中国传统木构的坡顶叠梁。特型混凝土拟态,大体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特型模板进行造型。这种技术的关键,就在于特型模板的制作、安装以及浇筑过程的控制。另外一种的浇筑模板简单,基本结构成型之后,再在混凝土构件外层加覆造型材料利用小块模板或者手工进行造型。对于造型复杂,外观结构精致,建筑规模小的观赏小品类的建筑,很多都可以采用第二种建构方式。(2)混合式拟态建构。顾名其意,即其内在的支撑结构等非外观结构上采用混凝土梁、钢结构等当代高强度建筑结构,而外观结构采用高成本的木构等进行构建。以传统的歇山顶为例,正脊、垂脊、戗脊是重要的承载结构,如果完全采用木构,对木材的要求很高,造价不菲,因此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下层的木质叠梁支撑结构,由于是房屋内部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结构,也是重要的观赏结构,可以采用木构,但同样也可以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在木材中打入钢芯等进行加强。屋面作为主要观赏结构,可以采用传统的瓦片,但是瓦面之下的固定形式可以采用当代的材料与技术。这种混合式的拟态建构,相比纯粹的传统建构来说,大大降低了成本,相比完全拟态建构,则在细节处的观赏效果要远胜。

三、结语

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6篇

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的实现手段,教学理念是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空中教室”模式的设计理念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理念: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先导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皮亚杰提出人类认知建构过程有四个核心概念: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同化:学习者对外界刺激输入进行过滤或改变使之变为自身一部分的过程;顺应:学习者在受到外部刺激原有图式无法使之同化时,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平衡: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他认为,人类认知受到三个过程的影响:同化,顺应,平衡。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所需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①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该理念的启示是,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核心,教师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利用会话、情境、协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协作伙伴;教材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辅助工具,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空中教室”的设计过程也深受该理念的启发,其结构设计以及模式运行都以学生为中心,不再以教师为主导。

(二)多元智能理念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1999年,他又补充了三种智能“:自然智能、灵性智能与存在智能。”这些不同的智能代表了不同的潜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理论认为智能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组成的综合体,而且每个人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智能倾向(人人有才),每类智能又并非均衡发展(人无全才)。该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有发展多种智能的需要,我们要注重教学的多样化,发现和发展他们的多元智能,同时,每个人又是有个性差异的,因此,我们还要注重因材施教。“空中教室”模式就是受到该理论的启发,试图突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和考评标准,实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以及考核标准的多元化,既培育学生的各项智能,又发现和发展了学生的优势智能。

(三)分层教学理念分层教学是以承认受教育者存在个体差异为出发点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个体之间明显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在整体素质不齐,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一。分层教学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分层,一个分层是对教学内容的分层,根据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层次上的划分,以适应学生学习的渐进过程,另一个分层是对学生的分层,根据他们的知识背景、领悟能力等进行分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受到该理念的启发,“空中教室”按照“分功能,分教室,分梯层”的理念进行设计,对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进行分层,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让每个学生“吃适合自己的、吃得了、吃得好的东西”。

二“、空中教室”模式的设计思路

(一)总体目标和功能体现1“.空中教室”的总体目标。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延展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范围,实现真实课堂和虚拟教室相辅相成,增强学生参与式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平等、互助、互惠的师生关系,以教助学,以学促教,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2“.空中教室”的功能体现。(1)实现“无界”教学。“空中教室”借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利用网络优势,在时间、空间和人数方面扩展,突破原有限制,真正实现校内“无界”教学。校内所有师生都可以申请进入该系统,“无界”式教学实现了四个“跨越”———跨越时空,跨越专业,跨越年级,跨越学院,在校内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沟通无界。(2)丰富教学资源。“空中教室”系统通过各个功能模块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文献资源、网络资源、视频资源、图像资源等等,这些资源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多维度、多角度地全方位认知,以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丰富的知识资源也为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充分的前期准备,例如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翻转式教学、导读性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在真实课堂之外做大量的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空中教室”系统提供的大多是实体课堂之外提供的信息,要么是为学生提供的课前准备资料,要么是为学生提供的课后研读,这些资料都需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地学习,但是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受严格的限制,学生可以灵活安排,而且“空中教室”模式还设计了教学评估模块,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激励和约束。(4)促进无障碍沟通。在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由于固定的讲台和座位的安排,使得师生之间彼此有了些距离,无法实现无障碍的自由沟通。“空中教室”依托的网络技术环境使得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完全可以用虚拟代号进行“无知”②状态下的自由沟通。在这种模式下,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沟通是无障碍的,有利于沟通的真实性和及时性。(5)满足个性化需求。“空中教室”的功能模块设计充分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教学内容差异,通过设计不同的知识模块,涵盖不同的内容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在该模式中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块,因需学习,这大大地改善了“一刀切”式的乏味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7篇

尘桶吸尘器是卧式吸尘器的一种,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在集尘桶内旋转从而形成的高速离心力来分离尘气。尘桶吸尘器由动力部分、过滤系统、功能性部分、保护措施和其他的附件这5个系统组成。具体部件包括透明尘桶、尘桶释放钮、软管连接口、滤芯、后轮、出风口、电源开关、调速开关、卷线开关和地刷等,尘桶吸尘器结构分析见图1。

2基于隐喻的尘桶吸尘器造型设计

隐喻表面上是迅速地、直觉地完成的,但是在它的后面却隐藏着使用者的生活经验和视觉体会。应用隐喻的设计方法来设计尘桶吸尘器的造型时,首先要确定尘桶吸尘器的功能属性和精神属性,接下来要选择相似的意象源,然后提取意象源的典型特征,最后把这些特征转移到尘桶吸尘器的造型当中。以一款北美洲的尘桶吸尘器设计为例,探讨隐喻设计在这款产品造型中的应用,具体流程包括:(1)确定设计目标;(2)隐喻意象源的确定;(3)对意向源的特征提炼;(4)将抽象的意象特征转换到设计对象;(5)反馈验证。

2.1确定设计目标产品形态设计建立在对产品语意的目标设定上,在做尘桶吸尘器形态设计之前先进行相关的设计调研,从而确定产品造型设计目标。调研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经过相关的研究,明确了北美洲的消费者喜欢扎实耐用、性价比高的产品;其次是委托设计的客户方对产品的设计要求,通过沟通了解到委托设计的客户希望此款产品能够体现高端大气、高性能的感觉;最后就是定位这款产品的生产成本,与客户商讨之后确定做一款成本不高、性价比高的产品。综合以上设计的考量因素,最终定下来的设计目标是一款扎实耐用,造型大气,有科技感,成本不算高的产品。

2.2隐喻意向源的确定确定隐喻的意向源也就是确定喻体,这要综合考虑社会观念、用户的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等,意向源可以从自然物、人工物、历史物和抽象物中选取。意象源的选取要找到与要表达产品的相似性特征,并且该特征是为人们所熟知并且能够感知到的。根据确定的尘桶吸尘器设计目标,结合北美客户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方面的因素,进行头脑风暴,见图2,再通过联想、推理和类比等方法列出了多个适合表达本体形态的意向源。在众多的意向源中,考虑到喻体与本体的相似度,造型的表现力,造型语言提取的难易程度,同时考虑到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造型的差异性,决定选用具有管状元素的哈雷摩托作为喻体的最终形态。哈雷摩托是美国常见的交通工具,其造型体现了手工打造的完美机械感,性能卓越,扎实耐用,与尘桶吸尘器造型的语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2.3对意向源的特征提炼对作为喻体的哈雷摩托的形态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提炼出哈雷摩托整体和细节的特征,见图3,确定最能体现本体设计目标的表达要素,主要包括形态、材质、色彩等。哈雷摩托整体造型给人充满了动感的感觉;细节上的典型特征元素是其排气管的圆管状造型和发动机上面的条纹状排列造型;材质上突出高反光的金属质感,色彩上多见金属银色与其他颜色对比使用。哈雷摩托造型特征分析见图3。

2.4将抽象的意象特征转移到设计对象抽象出来的意象特征运用简化、重组和夸张等方法进行概括,结合尘桶吸尘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后运用到其造型设计当中。构建产品最基本的要素包括产品的造型、功能、色彩和材质,这些视觉元素也是传达产品的隐喻语言。

2.4.1造型的隐喻将哈雷摩托的排气管、发动机的造型进行抽象表达,应用到尘桶吸尘器的造型设计中,做到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尘桶吸尘器设计的整体造型见图4。尘桶桶盖的设计提取了哈雷摩托排气管的造型元素,表面的凸起采用管状元素旋转而成,形成强烈的外骨骼效果。机身侧面的主体造型也是模仿哈雷摩托的圆管状排气管,两个管状造型上下并置,形成了侧面的主体形态。管状形态从进风口到后轮由细到粗的变化,与哈雷摩托的侧面造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侧面出风口的造型借鉴了哈雷摩托发动机上面的条纹元素,重复排列而成,条纹状镂空设计既符合吸尘器出风的需要,又丰富了产品侧面的造型细节。

2.4.2功能的隐喻高科技产品的功能日趋复杂,操作界面常使人眼花缭乱,现代的产品设计应该把复杂的产品操作变得更为简洁明了,操作界面的视觉形式及其外在形态以语意的方式加以形象象征化,可暗示操作。产品功能的隐喻基于本体和喻体在产品功能层面上具有的相似性,哈雷摩托的排气管具有向后喷气的功能,而吸尘器的电源线也是向后拉出的,因而把尘桶吸尘器卷线口设计成哈雷摩托排气管出口的造型,这不仅从形式上,更是从功能层面上都具有了高度的一致性。此处的隐喻设计给吸尘器使用者带来了熟悉的体验效果,更容易辨别这一部分的操作方式。

2.4.3材质色彩的隐喻色彩具有在第一时间让人心动的力量,在一瞬间就能感染人。在如今感性消费、体验式消费的时代,色彩并不是商品的点缀,它同时可以为商品带去不同的符号、文化等内涵。哈雷摩托以裸露闪亮的铬和钢为典型特征,配以黑色、蓝色、红色等色彩体现出一种男性化的、绚丽的、坚固扎实的内在感受。尘桶吸尘器设计应用了哈雷摩托的配色方案,将紫色(R:68;G:0;B:98)、蓝色(R:0;G:104;B:183)、黑色(R:0;G:0;B:0)等色彩与金属银色(R:160;G:160;B:160)相结合,产生了系列色彩方案,供消费者在购买时选择,见图5。

2.5反馈验证方案制作完成后进行市场调查,倾听调查对象的反馈意见,询问他们看到方案后的想象和联想。调查的结果表明这款造型的接受程度较高,调查对象基本上都认为这款产品结实耐用,结构精密,有科技感,大气上档次。这些反馈意见与当初的设计目标基本一致,证明此款设计圆满完成。最后确定了尘桶吸尘器整机的尺寸为:长350mm,宽250mm,高300mm。同时考虑到人机工学的合理性,尘桶拎手空间的尺寸确保做到长100mm以上,高30mm以上。

3结语

设计理念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大门朝向了世界,同时我们的设计也要走出国门,中国在设计行业才能够追上世界的步伐。明清时期的家具业再发达也不能成为我们停滞不前的理由,只有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家具产品。如何将中国风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呢?让我们透过“国内家具设计理念梳理”来展开探讨吧。

一、现代家具设计的思想和理念

1.审美价值

现代家具设计理念要求现代家具要具有审美价值。现代设计中追求的不只是在家里有个能摆放的家具,而是一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的作品,不仅仅能够满足功能的需求,更重要的也是能够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感受。当然,这种审美价值绝不是那种文艺复兴时期类似于巴洛克和洛可可式的几近繁华装饰的,而是通过一种形态美和色彩美以及功能的吸引力来使其拥有的审美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美的追求也是在不断的提高。快节奏的生活节奏让人对于家的期望很高,而家具是家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们期望着看到身边的每一件家具都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和舒适的感觉,这也就是现

代家具设计理念所说的审美价值。

2.功能价值

一件产品的问世必定有其一定的功能,人们不会创造或者制造一个没有一点功能的产品,那是对于资源的浪费。对于家具也是一样,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承载着一定的生活功能,桌子可以供人们吃饭、写字;沙发可以供人休息……这些是家具的最基本的功能。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不同,人们对于家具的功能需求也开始增加,比如人们不仅仅使用桌子吃饭,有时候在桌子上饮一杯茶等的休闲活动也是必须的。沙发也不仅仅是坐着了,人们也更多的想去躺着、侧着。这些功能是随着人们的生活品味的增加而产生的。现代家具设计理念中,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功能,功能价值也是产品的最基本的。

3.创造价值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造力,家具的布置和设计也是一样的。能够随意组合的家具被叫做“模块家具”。之所以称之为模块化家具,是因为这种家具能够有多种的摆放方式,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一些意向不到的造型,能够满足人们多种需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都会有一种审美疲劳,这种审美的疲劳感是由于长时间的面对同一件事物而在审美上产生一种疲劳感。对于家具这种长时间摆放在居室中的产品,经常更换时一种不太切合实际的,因此现在有的只能无奈地接受这种审美的疲劳感。现代家具设计需要能够有更多的创造力,能够有一定的创造价值,让人们从生活中体会设计的快乐,也会从设计的快乐中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和对美的享受。

二、“中国风”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

如果我们提起中式家具,人们的第一反应仍然只是八仙桌、屏风等那些古典家具,那么我们中国的设计师就算是失败了,因为我们的设计不能是停滞不前的,我们需要不断的传承和创新,要能跟得上世界的潮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大门朝向了世界,同时我们的设计也要走出国门,中国在设计行业才能够追上世界的步伐。明清时期的家具业再发达也不能成为我们停滞不前的理由,只有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家具产品。如何将中国风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呢?需要我们一个相对科学的理论依据。对这种理论的阐述我有着自己的想法。

1.中国元素符号的现代化演变应用

我们没有办法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全部生搬硬套的拿到家具设计中来。以上说到的中国元素的种类和发展,可以将中国的元素进行符号化,同时进行现代化的演变。元素符号化就给了我们很多的一致性,运用同样的符号,创造不同的家具设计。这样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庞大的中国设计元素符号库,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想法从这个设计题材库中选择最适合、最恰当的元素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作品中。创造出我们的中国风的现代家具。打个比方,我们现在想设计一款典雅的拥有中国风设计风格的沙发,那么我们首先就是要从我们的符号库中选择具有典雅特征的元素符号,然后是造型设计,然后将我们的符号和造型结合起来,赋予相应的材质,这样就能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了。这种将中国元素符号进行现代化的演变应用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合理的思路来设计中国的风格家具

2.中国古典工艺的现代化演变应用

我们从古至今继承和发展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灿烂文化,还有我们的家具制造工艺。我们都知道我国拥有着很多现在来看非常环保的制造工艺,明代家具的设计顶峰不仅仅是其设计风格的独树一帜,更有其制造工艺的登峰造极。例如中国明清家具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榫接及插接技术,一直到现在仍然在家具制作中被广泛的使用着。中国的榫接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的结合方式和需求。中国家具抽象的外表下隐藏者高度复杂的榫卯节点,它们彼此结合紧密,但又很容易拆除,几乎不使用金属钉。每一个节点的两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彼此留有余地又彼此互补。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知道,将这些优秀的制造工艺根据现代家具制造的材料进行现代化演变应用。将成为我们中国风家具的独特之处。在这个讲求环保的时代,这些优秀的工艺如果能够被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将成为我们又一个宝贵的财富。同时也给我们的现代家具的设计提供了很强的理论知识的支撑。

3.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之前的百家争鸣的时代中有很多的思想被人们所认可,并且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例如盛行汉代的儒家经典“仁”的思想、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等。这些思想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我们的个人价值观当中,同时也在指导着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如果想要形成我们独特的设计风格,就必须在形态富有特色、功能符合逻辑的同时,要给我们的家具产品注入我们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对于设计的风格创立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们能够被世界认可的必由之路。就如同我们看到日本的包装和产品的设计风格一样,从他们的设计中我们就能看出一个名族的特色和思想理念。同样,我们需要将我们的优秀思想文化与现代的家具设计理念相结合,从而在这种设计思想的引领下,走出自己的设计风格之路。我们的家具应具备中国的古韵。

三、结语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是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国外的思想文化进入到中国。在产品的设计方面,我们本身的设计理念和思想相对落后,但是我们在加紧自身的设计思想的学习和教育的同时,忽略了我们历史文化的时代传承和发展。我们急需将我们的优秀的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在赶超西方的设计发展步伐的同时,形成我们特有的设计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设计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久。

作者:张杰赵月震黄旭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第二篇

1.实验性设计

“实验”通常是指一种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创造合适环境,人为控制使某些事物(现象)发生或再现,从而发现某种规律或验证某些假设。而艺术范畴中的实验,则是指为了表达或验证某种观点,通过新媒介、造型、行为等的表述过程。设计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既有科学的理性也有艺术的感性,既要有科学的知识也需要艺术的表达。实验也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新的具体措施。试验性的设计是人为放大或转移设计中的某一要素,如功能、文化、观念、感官、心理、材料、工艺、造型、比例、色彩等,通过实践予以表现或验证的过程。试验性设计分为两类。一类,通过对科技、工艺、材料、造型等的创造性实验,不断改进,最终达到应用于实际产品要求的设计。另一类,试验性设计将产品作为某种观念、文化、思想等的表现载体,偏重于表达。试验性设计具体可分为:1、前卫设计;2、概念设计;3、学院设计;4、未来设计;5、观念设计;6、图示设计;7、形式设计;8、非理性设计。实验性设计并不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设计活动,虽然在目标设定和过程控制中有很多“脱离实际”的部分,但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好的使用和体验产品,或感受到产品所带来的不同意义,引发更多思考。所以实验性设计并不是脱离实际,而是在观念和功能等方面更大程度上的创新,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满意度,社会、环境的共生发展。

2.实验性家具设计课程

2.1课题解读

本次试验性家具设计的课题为“再生”,要求以一款最普通、最常见的塑料方凳为原型,通过设计改变其功能,以提升价值;或者通过语义表现,表达设计师观点,从而让一件平凡的产品焕发新的生命光芒。再生,从生物学角度是指生物体对失去的结构重新自我修复和替代的过程。其延伸意指行将死亡或已经死亡的对象通过某种特殊干预,重新获得生命,产生新价值的过程。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在漫长的时间周期中,即便是一块顽石也能展示出从无到有循环往复的勃勃生机。产品是人通过各种手段创造出来满足人们特定需求的产物,由生产开始到废弃结束即其生命周期。从生命的角度看待产品,看待一件我们生活中普通到甚至容易让人忽视的塑料方凳,通过实验设计让平凡的家具展示出新的生命,让廉价变得高贵,让单一变得丰富。由于这张塑料方凳使用的普遍性也为本次实验设计提供了丰厚的基础认知,之后的各种改变都是因为这个基础才能产生出令人惊叹的效果。塑料方凳在离开流水线之后其生命已经开始,但这样的生命由于过于普通而不为人所觉察,甚至显得卑微。本次课题就是希望设计师通过各种途径改变人们的固有认知,将设计师的思考和情感通过设计赋予其更加灿烂的生命,使这张塑料方凳得以“再生”。课题希望通过社会关注、文化传播;生活感受、知觉体验;技艺创新、材料探索三个不同角度作为本次实验性设计的出发点。密切关注其中一点,或结合几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展开。首先是从社会关注、文化传播的角度思考。产品本身属于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产品也由于众多人的使用而带有使用者的气息,产品甚至可以反映出这个使用阶层的特质。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就可以更多关注社会现象和使用阶层中人的需求,从而切实解决使用者所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日常使用的产品还是最佳的文化和艺术的大众传播载体。有意寻找恰当的文化和艺术形式,赋予产品更多的价值和韵味。而这件产品最好是已经具有普遍的认知,可以为后续传播打下基础,这正是为何选用这款使用率极高的塑料方凳的原因。第二、生活感受、知觉体验。产品最终能够产生价值是因为其能应用于生活,给使用者带来某种需求的满足,因此产品本身也是对生活的阐释及提升。另外产品的绝大部分是给生命体的呵护,通过知觉进行的探索,有利于让产品产生某种生命的脉动,给予其可被感知的诱因。其基本程序是:首先和生命体产生知觉的交流,进而触发情感的产生,再据此来构建产品和使用者的互动。第三、技艺创新、材料探索。这是通过实验性设计达到成功的最多方式,也是在实验性设计中相对容易操作和成效鲜明的切入点。通常产品要呈现新的风貌必然会在工艺和材料方面进行较大幅度的创新和发展,由此带来的改变往往可以产生一系列产品,甚至是全新一代的产品。因此从这方面着手的实验性设计是较为普遍的,成果也是最丰硕的。

2.2原则与方法

实验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三点。第一,大胆设定。实验性设计和普通设计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对设计目标设定的原创性和单纯性。为了达到最大幅度的创新,有必要排除其它惯常设计中的限制性条件和摒除常规思考角度。从本源大胆设定目标,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但大胆的设定并不代表无中生有、毫无根据。目标的设定同样需要在慎密的基础调查研究之后,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结合设计师前瞻的观念,才能设定。实验性设计设定的目标相比较而言往往具有更大的超前性,也更多体现出设计师个人的特质。在具体辅导中鼓励学生在设定目标时有更大的突破,常问“为什么不可以?”第二、目标单一。为了达到较为极致的效果需要将目标设定地单一、纯粹。目标的单一可以产生出更精彩的解答。和第一个原则结合起来,有利于在后期实验中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更为极致地达到设定的目标。实验性设计并不是为了综合性的解决问题,而是希望在某个方向上有更大的突破,由此带动产品的创新。每位同学对于“再生”这个主题都有各自不同的解读,在理清思路设定目标时,要求同学们只留下一个最重要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再展开后续工作。第三、不懈尝试。一旦设计目标设定好之后就应当努力在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指导下尝试各种可能性。正是由于设定目标的单一,才可以为达到这个目标尝试更多的方法,自然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大了。另外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知识的局限或设备的阻碍都有可能使设计遭遇失败,而此时就需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这也是实验应具备的精神。本次课题最终要求提交实物产品,因此同学们的方案必须要要通过不断的实验,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针对课题的特点,此次实验性设计有两个基本方法:改变和表现。第一、改变。首先,针对塑料方凳脆弱易损坏的特点,一方面可以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如何增强其结构强度。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丰富的案例。总结出易损的部位和分析出导致损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可顺势而为,通过对破损部分的针对性设计来发挥其“剩余价值”。其次,虽然塑料方凳轻便易用,但其功能相对单一,通过实验性设计,改变其单一的功能,在逻辑合理的前提下,通过塑料方凳使用方式、所处场景的分析,在其“坐”的主体功能上,根据需要增加附属功能,以期达到更佳的使用效果。再次,还可以充分利用方凳本身,使其作为一个基本构件来使用,通过一定的机构或其它结构部件的增加,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第二、表现。利用方凳使用普遍的特点,借助其惯常的廉价、低档、乏味等的认知,利用增强、对比或转嫁的方法,将某种观点、感受或现象戏剧性的表现于此张塑料方凳。第一种方法着眼于产品表象,是对家具符号意义的探索,从社会、文化、艺术等角度切入,赋予一张平凡凳子以更多内涵和价值。第二种方法将塑料方凳做拟人化处理,赋予其可被感知的因素,以此来表现方凳的生命和情感,诚然这种物的情感是设计师和使用者的对话动因。表现的情感可以是多方面的,譬如:温情、幽默、逆反。对此的进行的设计尝试可以大大丰富家具的表现力,甚至脱离单纯物的本身,以此引发更多思考。

2.3作品评析

改变和表现这两个实验性设计方法的指引下,同学们结合各自设定的目标寻找到了更加具体的切入点。塑料方凳价格低廉,功能也只是刚刚能满足坐的基本需求,以此方凳为结构的基本出发点,通过附加配件的方式增加产品的功能性。有一组同学通过毛毡硬化工艺制作模块化的附件,经过反复实验制成了可以供2-10岁不同年龄段使用的解决方案。该同学一方面通过大量实验来验证各种结构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对材料和工艺也进行了各种实验,最后选定价格相对较低,又有一定强度并且接触面较为柔和的毛毡硬化工艺。值得肯定的另一点是这个设计针对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儿童,希望利用这个设计一方面可以在最低成本上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个设计来呼吁更多人关心这个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又如有位同学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发现很多塑料方凳主要损坏部位为凳面和凳腿,也因此由产品变为废品。该如何延长凳子的生命,让价值得以延续,成为思考和实验的重点,最后设计师通过在凳腿预留折痕和在凳面上设置定位卡槽的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如果在批量生产的凳子上进行这样的小小改变就可以大大延长其使用周期。在“表现”这个方法下,有一组同学根据人一生的不同阶段特点设计制作了九把椅子。虽然这把塑料方凳在多数人眼中是平凡而没有生命的,但在设计师眼中它是可以通过表现生命的轮回而赋予自己生命脉动的。有一组同学选择了人的一生中富有典型特点的九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孩提、垂髫、豆蔻、弱冠、而立、不惑、天命、耳顺、耄耋,尝试将特征分别在同一款凳子表现出来。每一把凳子都像是一个生命时期的凝固,九把凳子放置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循环的生命轮回。这项实验性设计并没有把功能创新放在第一位,而是将凳子比喻为人,赋予平凡的凳子以情感,使其承载了更多功能之外的表现力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另外根据塑料方凳已有的特点和心理感受,寻找其反方向表现的可能性,以此来拓展产品的表达可能性。例如塑料方凳原来是廉价、乏味、甚至是丑陋的,现在就尝试用奢侈、趣味、优美来进行对比和替换。由此诞生了LV凳子、豹尾巴凳子、蕾丝凳子等一系列产品。

3.总结

展示针对同一件已有家具进行再设计,是这个课题最大的实验性所在。由于每个同学的成长经历、日常关注、兴趣爱好,所思所想都各不相同,在面对同一把塑料方凳时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切入点,即便是相似的切入点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设计的可能性被发挥出来,由此带来的丰富性对于一把普通的方凳来说是令人惊讶的。课程最后收获了18组作品,42张凳子,每一件作品都以实物形式提交。当所有作品放置到一起以后,呈现出了极为缤纷多样的场景。对于一款普通的塑料方凳的重新思考,赋予了其新的生命,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设计的多样和生命的真实。本次实验性设计课题的意义也就尽显无疑了。同时,为了得到更多大众对于这些来自他们身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的反馈,我们组织了这42张凳子在市中心某商场进行了公开展示。在周围光鲜成熟商业环境的映衬下,这些来自平凡的另类设计,让观者为之惊叹,原来这把凳子还可以是这样的。在另一场设计盛宴——第十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上这些“再生”后的凳子同样做了精彩亮相,受了更多不同背景人士的关注。甚至其中三组作品还被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选为常设展品。人们带着好奇之心重新解读着这些“面目全非”的凳子,尝试与设计师隔空进行对话。设计师的观点不一定成熟,作品制作也谈不上精良,甚至一些细节还影响到了整体的表达,但对于设计的思考和不懈实验的精神是参与者共同的收获。

作者:黄昊单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第三篇

1设计布局注意要素

旁板是柜类家具的主要组成部件,是设计中的重点,柜类家具的一系列结构部件都需要通过五金件与旁板相连,从而形成柜子的基本架构结构孔和系统孔的间隔应该为32mm或者32mm的倍数,系统钻孔的直径5mm,深度为10mm,而结构孔没有固定的数值,主要是依据五金件的具体情况,普遍采用的尺寸为5、8、10、15、25mm不等盖门式的结构与一般柜式不同,其旁板竖排第一排至旁板边缘的距离为37mm,当为嵌门式柜类结构时,需要嵌入深度额外增加37mm的长度。

2孔钻设计标准

2.1结构孔设计标准

第一排结构孔与旁板之间的间隔主要是由板件的结构和连接件决定的,当结构为旁板盖顶板类型,那么就适合用偏心连接件进行连接,此时孔径由连接件的大小决定如果是顶板盖旁板的结构形式,那么孔径为15mm,最下排结构孔与旁板底端的间隔受望板高度、底板厚度和连接方式影响。

2.2系统孔技术参数

系统孔的排列方式基本是纵向的垂直坐标,分布在旁板的前后沿,如果是盖门结构,那么前轴线距离旁板前段沿线的间隔是37mm,如果是嵌门结构,那么前轴线与旁板沿线的距离需要在37mm的基础上加上嵌入的深度,即门板的厚度并且前后轴线与其他轴线的间隔距离应该为32mm的倍数常用的系统孔直径为5mm,深度为10mm,主要是为了装置抽屉、支撑隔板、衣架直排挂棍等五金件有时系统孔会作为结构孔使用,此时系统孔的直径按要求一般为5、8、10、15、25mm或其他。

2.3参考基准的选择

拆装式家具的系统孔都分布在旁板上,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旁板的设计,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结构布局的参考基准,一般设计中都是依据底柜的抽屉来作为参考基准,因为抽屉的数量以及高度可以用来作为旁板长度和抽屉滑道孔位的参考依据,从而避免造成柜中空间浪费的情况发生。

3拆装式家具的孔位确定

3.1结构孔定位

旁板中第一个结构孔的位置处在底、顶板的中间点,例如顶板的厚度是20mm,那么第一个结构孔就处在顶板沿边10mm上,以此类推将顶板或底板的厚度/2即第一个结构孔所处在的位置。

3.2系统孔定位

找准结构孔的位置之后,间隔32mm的位置为第一个系统孔的位置,例如结构孔位于厚度为18mm的顶板中,那么结构孔处在9mm处,而系统孔与旁板段边沿的间隔是9+32=41mm因此抽屉滑道的空间范围就是41-18=23mm并且空间过小,会影响安装的效率,因此保证在23mm左右的空间为适宜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还需要综合板材的厚度、五金件和抽屉滑到的空间范围来决定系统孔的方位。

3.3其他结构孔的确定

以上两种基本的钻孔确定方式可以满足大部分的柜类家具设计,但是还存在其他样式的柜式结构,例如柜子底部与地面分离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在柜子底部与地面中间安置一块踢脚板,于是必须要在旁板上制作出其他的钻孔,这些钻孔要符合以下原则:首先要与结构孔保持在相同垂直线,间隔由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距离决定,并且这些钻孔应该与旁板结构孔的方位保持一致。

4基于标准化的设计理念

首先,是家具设计的标准化目前家具产业发展迅速,各种各样的家具类型层出不穷,但是伴随而来的就是市场淘汰过快,又要不停的进行新产品开发因此要提高设计的标准化程度,使工作有序的进行下去。其次,是板材能材料的标准化家具产业对于材料的依靠性大,材料的好坏可以决定家具产品的整体质量,对于材料的准备资金往往占了家具企业流动资金板块中很大的一部分因此将材料标准化管理,可以减少材料订购、运输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降低了资金储备,使更多的资金能够流动。再次,是五金件的标准化五金件是拆装式柜类家具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家具迅速发展的现状对五金件的要求标准更高,因此适用于32mm系统的五金件,可以提高家具安装的效率和质量。然后,还需要将加工设备标准化加工设备是实现32mm系统的必要保障,直接决定了系统孔和结构孔定位的精度,因此将加工设备革新,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保障。最后,工艺是家具设计的主要轴线,贯穿了家具设计生产的全部环节在设计中不光要考虑家具的外观以及使用性能,还要兼顾其是否造成资源浪费,需要将产品的性价比作为综合考量设计方案的依据工艺标准化包含了实际操作过程的标准化、制作工艺的标准化等等。综上所述,体现家具标准化的重要途径就是设计环节,标准化的设计理念可以有效减少设计成本,增强拆装式柜类家具的实用性能,将设计各个环节的工作统一结合起来,形成一套高规格的拆装式柜类家具设计体系,为家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先机,家具企业就需要不断的完善家具类型,设计出高性能的家具产品,拆装式柜类家具应该是基于性能、美观于一体的新式家具模式,坚持实施标准化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环节要严格把握标准尺度,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家具企业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黄显峰单位:光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

1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的现实问题

1.1寒地城市气候对城市公共家具的影响

寒地城市冬季漫长,气温低,风沙大,并且伴有霜冻。使得在冬季时城市公共家具极易冰冻或损坏。降雪是寒地城市降水的主要形式,道路结冰,霜冻等使得居住人群的出行受阻,对人体伤害的因素大大增加,这些方面都让生活在寒地城市的人们不愿意到室外进行活动。使得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的使用率大大降低。所以,寒冷地区城市公共家具既要满足人群的现实要求,也要满足人们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提供美观实用的城市公共家具。公共家具本身的特点与寒地城市的气候不相符,需要我们对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善设计。

1.2寒地城市对城市公共家具的投资力度不足

我国政府资金是城市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政府管理层对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的投入的资金比例较低。现有的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监管体系不到位,城市公共家具的施工和维修等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监管。所以需要从政府管理层面加大对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的投入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寒地城市公共家具,完善系统的监管体系。

2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的特征功能

谈到公共家具的特征和功能,我们过去总是简单的划分为实用和装饰两大类。寒地城市家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我们应该全面的分析寒地城市家具的功能用途。经过分析我们得出的寒地公共家具的特征功能:

(1)寒地城市公共家具应该适应于低温环境,具备功能性,向人们提供直接使用的服务。

(2)因寒地城市全年的冬季时间长,并且白昼时间短。城市公共家具应该具有醒目的色彩,醒目的色彩对整个寒地城市起到了衬托和美化的功用。

(3)寒地公共家具应该同时兼具多项功能,例如在公交站牌加设指示路标或路灯等,使其既有自身功能又具备其他功用。

3适应寒地城市环境,突出寒地城市特色的城市公共家具设计

3.1寒地城市公共家具中的色彩心理学运用

寒地城市受到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城市的景观植被凋零,色彩环境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对寒地城市环境的色彩心理需求,长此以往人们会对整个城市环境失去兴趣。因此,设计者应该利色彩心理学的设计手段,给予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中大胆的色彩运用,打破寒地城市的色彩单调。重拾人们对寒地城市的环境兴趣。

3.2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的人性化设计运用

寒地城市的公共家具设计应该为当地居住人群考虑,要满足当地居住人群的功能需要。要充分考虑居住人群的类型,如老人、残疾人、中青年人、儿童。针对不同人群对公共家具的需求进行梳理,才能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寒地城市公共家具。例如,很多寒地国家城市公共候车区域车次标牌传递的是关于车次等的信息,不同的放置位置造成了不同的人体感受。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讲,在寒冷的冬季人的视线寻求信息时应该有一个最佳的角度。超越了这个尺度,则会造成不舒适、寒冷的感觉。我国很多寒地城市的城市公共候车区域车次标牌设计大多不合理,车次信息位置位于标牌顶端,这样会使对车次不熟悉的乘客,要不断的向上伸头、踮脚去查看信息,会增加寒冷对人体的不舒适感。对比日本的寒地城市的城市公共候车区域车次标牌的位置设计就很人性化。所以,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使“人-公共家具-城市环境”三者关系和谐统一。

3.3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的一体化运用

我国的寒地城市家具在设计时应该采取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使得整个寒地城市家具与建筑物和景观相协调,把整个设计纳入到一个设计系统中,由一个基本的构件衍生出丰富的扩展系列,在外观上消除了零乱的感觉,也便于生产和管理。这种系统化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在寒地城市家具中运用。

3.4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的创新运用

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中,应当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开发采用太阳能供电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强调节约、可再生、环保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例如,日本东京商业街的LED混合型路灯。这种新型路灯利用了LED照明技术、太阳能蓄电板、并且植入了避难所导引系统,不但比普通路灯提高了照明度还节能环保,同时能够指引人群疏散到避难所的方向。这也是我国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创新的发展方向。

4结论